蝌蚪孵化用药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雌牲诱变剂的投放
投放时间:蛙类的性分化期在蝌蚪的尾芽形成到幼蛙后肢出现的35~45天期间内,因此,卵团中卵粒开始打弯即应投药。
药物浓度:每升水中投放并保持30微克浓度的雌二醇诱变剂。
饲料拌入:在蝌蚪每千克饲料中拌入0.3%的诱变剂。
投药方法:计算好孵化池(饲养池)的容水量后,接每升水加入30微克(按有效成分计算)诱变剂称取药量,用酒精溶解,以刚刚溶解完毕为度,然后用清洁水稀释至2000倍,调好池水深度,封闭好进、排水口,用喷雾器向池中均匀喷洒。在蝌蚪性分化期内,一般需换池水10次(每3~4天换水1次),每换一次水,要按量如法投药1次;蝌蚪开食后,在饲料中加入诱变剂的方法,亦是用酒精溶解后加适量水稀释,均匀拌入饲料中。
饲料投喂
初期饲料:蝌蚪孵出后3天就要开始人工投喂饵料,以熟蛋黄为好,先将熟蛋黄揉碎,加水化开,用40目的纱布过滤后全池泼洒投喂。每3000~5000尾蝌蚪每天喂1个蛋黄,早晚各喂1次。
后期饲料:饲喂5~6天后,可改喂粉状饲料。投喂方法是:在池的两边搭一条竹竿,把饲料盘用绳子系在竹竿上,让饲料盘沉入水中,把饲料搓成团状,放在饲料盘上,蝌蚪即前来摄食。每天喂1次,在下午4点左右投喂。
水质管理
基肥投放:如果是大面积土池培育时,在放养前7天左右,向池内注入新水,并投放经腐熟发酵过的禽畜肥、绿肥等基肥培肥水质,施基肥500千克/667平方米。
快速肥水:若需快速肥水,可施用碳铵等标准化肥1.5~2.5千克/667平方米,加水稀释后泼洒。
消毒处理
蛙卵消毒:新引进的蛙卵首先用清水清洗,然后用0.05%的高锰酸钾浸泡一下即可。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卵孵化之前用驱虫剂冲洗蛙卵表面,预防寄生虫传播。
幼蛙消毒:幼蛙消毒一般用短时浸泡法或喷淋法,常用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磺胺嘧啶、高锰酸钾、庆大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消毒时间长短,还应根据当时温度、湿度、水温及蝌蚪幼蛙承受能力灵活掌握。
这些步骤涵盖了从蝌蚪孵化到幼蛙培育的整个过程,确保蝌蚪健康发育。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用药量和投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