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程序法主要指的是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具体内容包括:
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规定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根据自愿和合法地原则进行调解、公开审判、两审终审等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明确了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时,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非诉讼程序法
仲裁法:规范了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机构的设立,明确规定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从机构设置上保证了仲裁委员会的独立性,明确将自愿、仲裁独立、一裁终局等原则作为仲裁的基本原则,系统规定了仲裁程序。
人民调解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的组织和程序,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明确规定了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等原则。
其他非诉讼程序法:包括引渡法、海事诉讼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建立健全了非诉讼程序法律制度,促进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
建议:在复习思修程序法时,重点掌握诉讼法的三大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