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三大程序包括:
刑事诉讼程序
立案:侦查机关基于报案、控告、举报等原因进行初步调查后,认为存在犯罪事实并需追究刑事责任时,予以立案。
侦查:侦查机关对案件进行调查,目的是找到犯罪人和收集证据,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追究。
审查起诉:检察院对侦查机关收集的证据和事实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审判阶段: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包括一审、二审等,最终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执行:执行机关实施法院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刑罚执行、财产执行等。
民事诉讼程序
起诉: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启动诉讼程序。
受理:法院对起诉状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法庭笔录等环节,最终作出判决。
宣判:包括辩论终结后的法庭判决、调解、撤诉等情形。
行政诉讼程序
起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法院对起诉状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包括一审,最终作出判决。
建议:
了解各诉讼程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案件准备和应对诉讼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