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立案程序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1-30 05:23:39 手机游戏

立案程序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他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立案程序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受理。

报案、控告和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和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并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盖章。

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并保障他们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

审查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

审查过程中,可以要求报案、控告、举报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补充材料,或者进行必要的调查。

对于应当立案的,并不要求查清全部犯罪事实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通过对立案材料审查后,分别针对不同情况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

决定立案的,应当制作《立案报告表》、《立案决定书》等法律手续,并通知相关部门开始侦查或审判。

决定不立案的,应当制作《不立案决定书》,写明案件的材料来源、决定不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并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立案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开端,对于没有达到立案标准的犯罪行为是不会受到刑事追诉的。通过立案程序,可以确保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能够及时进入司法程序,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