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催收不走法律程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法律程序的复杂性:
网贷催收走法律程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借款人往往在逾期后面临财务困境,催收机构如果选择法律途径,可能需要经历漫长的诉讼过程,增加了催收成本。
成本与收益的考量:
对于许多小型网贷平台而言,走法律程序的成本往往高于催收所能获得的收益。法律费用、时间成本以及可能的败诉风险,使得催收机构在经济上不愿意选择法律手段。
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许多借款人在逾期后仍然有意愿偿还债务,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失业、收入减少等),无法按时还款。催收机构通常倾向于通过沟通和协商的方式促使借款人还款,而非直接走法律程序。
法律环境的不完善: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关于网贷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催收机构在法律程序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法律对于借款人权益的保护可能不足,催收机构可能更倾向于采用非法律手段进行催收。
催收机构可能违法操作:
催收行业存在一些不法分子,他们利用威胁、恐吓、侵犯隐私等手段进行催收。这些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如果起诉借款人,他们自己也会因为非法行为受到处罚。因此,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催收机构更倾向于以非法手段威胁借款人,而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
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一些网贷平台中,借款人的信息很难获取,尤其是当借款人故意逃避催收时。此外,借款人可能伪造身份信息,使催收机构无法准确找到他们。面对这些困难,催收机构往往选择不起诉借款人,而是尝试通过其他手段追讨债务。
起诉风险和成本:
起诉借款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包括委托律师、起诉费用、法庭诉讼等。而且,在起诉过程中,即使胜诉,催收机构也不一定能够追回全部债务。对于一些借款金额较小的,催收机构往往不愿意承担诉讼的风险和成本,而选择其他方式来尽量追回债务。
管理层拒绝或不敢上法庭:
有些平台管理层明知违规,但由于法律不支持司法程序或担心被用作违反法律的证据,而不敢通过法院追讨欠款。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催收机构或第三方公司来收款。
逾期金额较小:
网贷逾期的金额比较小,可能也就几百块钱或者几千块钱。平台觉得只需要通过催收尽快让借款人还钱就行了,还不到起诉的地步。
催收业务外包:
有些网贷平台将催收业务外包给了第三方催收公司,这些第三方催收公司自然是没有起诉权利的。
综上所述,网贷催收不走法律程序的原因主要包括法律程序的复杂性、成本与收益的考量、借款人的还款意愿、法律环境的不完善、催收机构的非法操作、信息不对称问题、起诉风险和成本、管理层的不负责任行为、逾期金额较小以及催收业务外包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