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的防疫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免疫接种
后备种鹅免疫:
3—7日龄:用雏鹅专用小鹅瘟疫苗注射;
5—8日龄:注射十三种血清型大肠杆菌、里默氏杆菌二联苗;
10天龄:禽流感或副粘病毒疫苗;
20天龄:禽荚膜亚单位疫苗(禽出败);
24周龄:注射大肠杆菌苗1ml/羽;
25天龄:大鹅瘟疫苗。
产蛋前种鹅免疫:
产蛋前35-40天内分别注射:
(1)大肠杆菌和鸭瘟(第一针);
(2)禽流感、副粘病毒、禽特发产蛋综合症:三联苗(第二针);
(3)禽出败、小鹅瘟疫苗(第三针)。
肉鹅的免疫程序:
3-5日龄:注射抗小鹅血清或小鹅瘟抗毒灵;
10日龄:注禽流感疫苗;
20天龄:禽荚膜亚单位疫苗(禽出败)。
卫生消毒
使用消毒剂对人和鹅均须安全,对设备无损坏性、没有残留毒性,消毒剂的任一成分都不得在鹅体内产生有害积蓄。
鹅舍的周围环境、运动场每周消毒1~2次。鹅场周围、贮粪场、下水道每周消毒2次。鹅场大门口、鹅舍的入口处设立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消毒浓度。
环境消毒
鹅舍的周围环境、运动场每周消毒1~2次。鹅场周围、贮粪场、下水道每周消毒2次。鹅场大门口、鹅舍的入口处设立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消毒浓度。
疾病监测与防治
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疫病监测方案,并认真实施。
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驱虫工作
定期进行驱虫,保证鹅的正常生长。使用丙硫苯咪唑或其它驱虫剂,每隔2个月驱虫一次。
饲养管理
科学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保持鹅舍干燥通风,同时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
搞好环境卫生,对鹅舍、养鹅设备及地面等切实做好消毒工作,先清洗再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2%~5%NaOH、0.1%~0.2%过氧乙酸等进行彻底消毒。
通过以上综合防疫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鹅群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