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验槽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为了检验地基是否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力要求。验槽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施工单位自检
施工单位在基槽开挖完成后,进行自检并确认自检合格。
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如地勘报告、钎探记录、图纸、地基验槽记录表、放线记录表、会议签到表等。
会议组织
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各参建单位(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召开会议,介绍各参建单位及参会人员,明确验收流程等。
现场查验
各参建单位前往现场查验基槽,携带测量工具检测开挖的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资料员携带钎探记录,跟随设计、地勘单位技术人员对基槽进行验收。
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基槽边坡是否稳定。
钎探检验
基坑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通常采用钎探法。
用锤将钢钎打入坑底以下的土层内一定深度,根据锤击次数和入土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软硬情况,每贯入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
记录与总结
现场验收完成后回到会议室,各责任主体单位对基槽的验收情况发表验收意见,质监站监督人员就验收情况发表监督意见。
若各责任主体认为符合相关要求,通过验收,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若存在需要处理的地基,需出具地基处理意见,施工单位按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后重新验收。
整改与回复
若质监部门发出整改验收事项,施工单位按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回复经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送质监站。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基坑验槽工作顺利进行,地基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的基础施工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