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量的计算程序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精度要求以及施工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及其步骤:
方格网法
步骤:
1. 读识方格网图。
2. 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3. 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计算。
4. 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5. 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6. 边坡土方量的计算。
7. 计算土方总量。
等高线法
步骤:
1. 利用地形图中的等高线计算测区范围内等高线所围的面积。
2. 将两等高线之间所夹体积近似为台体体积,计算第i分层的体积。
断面法
步骤:
1. 根据各个格田现状高程点,初步拟定各格田设计高程。
2. 按各现状高程点控制面积的权重,计算各格田的挖方、填方。
3. 根据挖方量最小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格田设计高程,进行修正。
4. 修正后重新计算各格田土方量,汇总得田块的总土方量。
DTM法 (数字地面模型法):步骤
1. 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将地形数据数字化。
2. 通过模型计算地形起伏,确定挖填方量。
散点法
步骤:
1. 确定田面设计高程。
2. 计算挖填平均深度。
3. 计算挖填方面积。
4. 计算挖填土方量。
5. 计算表土剥离量。
在选择具体的计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地形复杂度、精度要求、施工成本等因素,以达到最优的计算效果。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