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核算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识别作业活动
企业需要识别出各个作业活动,例如采购、生产、检查、包装等。这些作业每一项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产生成本。
确定资源消耗
对于每项作业,需要评估它消耗了多少资源。资源可以是人力、机器、材料,甚至是时间等。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清楚了解每个作业所需的资源,并为后续的成本分配做准备。
分配作业成本
根据每项作业消耗的资源,将成本分配给相应的成本对象(如不同的产品、服务或项目)。
设置成本库并归集资源耗费到作业中心
成本库以作业中心为对象,把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所耗费的资源归集到一起。这一过程包括按照资源动因把资源的消耗一项一项地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
确定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反映了作业对资源的消耗状况。确定资源动因的原则有三条:某项资源耗费假如能直观地确定其为某一特定产品所耗费,则直接计入特定产品成本;假如为各项作业所耗费,则直接计入各项作业成本库;假如某项资源耗费属于混合状态,则要选择合适的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安排到各作业。
选择成本动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
从中选择一个成本动因作为计算成本分配率的基准。成本动因是用于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标准。
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运用恰当的作业成本动因,把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形成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成本。
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费用归集和分配的结果,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分析与控制
对计算得到的物流作业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构成和成本结构,找出成本高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物流作业成本。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作业成本核算的程序,旨在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以便进行更有效的成本管理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