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投资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计划阶段
投资计划编制:国有企业需以企业战略及主业为基础,结合年度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对投资方向、规模、结构、方式和资金来源进行量化安排。
审批与报送备案:年度投资计划需经过审批和报送国资委备案。
前期工作准备
可行性研究:对投资项目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评估项目实施的条件和前景。
尽职调查:对投资并购标的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资产评估:对非货币出资的项目进行客观公平的资产评估。
法律意见书:就投资主体、项目产权、合资方式与程序出具法律意见书。
内部决策程序
内部会议:投资主体企业需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等,对投资项目和投资计划作出决策并上报。
投资落地
签订投资协议:国有股东与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修订公司章程,建立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完成公司登记、国有产权登记等。
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
考核评价:对投资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责任追究:对投资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其他相关程序
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投资项目需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投资主管部门审批。
初步设计: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进行初步设计。
增资方案:国有企业增资需制定增资方案,明确募集资金金额、用途、投资方条件等,并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些程序确保了国资投资从计划到实施,再到评估和考核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建议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严格按照上述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投资行为的合规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