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分别是什么

时间:2025-01-28 22:05:50 手机游戏

审计程序是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工作步骤。它如同建造高楼大厦时的施工蓝图,每一步都有其明确的目的和作用。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检查

定义: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外部其他单位电子、纸质或其他介质存在的记录、文件进行审查;或对实物资产进行审查的一种程序。

目的:核实数据的准确性、业务的合规性,例如检查发票的真实性、合同条款是否被遵循等。

观察

定义:审计人员查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

目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执行情况,例如观察仓库的货物收发流程,看是否与企业规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符。

询问

定义:审计人员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向相关知情人员(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他们的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目的:获取多维度的信息,例如询问销售人员关于销售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

函证

定义:审计人员直接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

目的:核实重要信息,例如向银行发函确认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是否正确,向客户发函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金额。

重新计算

定义: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一些重要数据,如成本、费用的计算等,亲自重新计算一遍,以验证其准确性。

目的:发现因计算错误导致的财务数据偏差。

重新执行

定义:审计人员重新独立执行被审计单位的一些内部控制程序。

目的:验证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分析程序

定义:审计人员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的总体结构、各项指标、比率等,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目的: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风险评估程序

定义: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经济环境、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等,以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目的:识别和评估审计风险。

控制测试

定义: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有效性。

目的:验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实质性测试

定义: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证明材料。

目的: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

审计计划

定义:审计机关根据法定的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

目的:合理安排审计资源,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

审计实施

定义: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证明材料。

目的:获取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完成

定义: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

目的: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

这些审计程序在不同的审计阶段中可能会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以确保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