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粉的检测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烧失量检测
使用精密天平称量瓷坩埚的质量,并记录。
将矿粉放入瓷坩埚中,并记录质量。
将装有矿粉的瓷坩埚放入箱式电磁炉中,在950-1000℃下灼烧15-20分钟。
取出瓷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并重复操作直至质量恒定,记录最终结果。
计算矿粉的烧失量。
密度检测
将无水煤油注入锥形瓶中205ml,注入李氏比重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李氏锥形瓶上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30分钟,记下初始读数。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锥形瓶和李氏比重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从锥形瓶向量筒中倒50ml无水煤油,再从量筒中向李氏比重瓶中倒出50ml无水煤油,把李氏比重瓶静止5秒后,称取矿粉60g,称准至0.01g。
计算矿粉的密度。
活性指数检测
准备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1组成试验样品。
按照GB/T 17671规定程序搅拌胶砂。
将搅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振实60下,刮平后在试模上标记。
先在养护箱内养护24小时脱模,再放入水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达到7天和28天龄期后,使用压力试验机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抗压强度。
计算矿渣粉7天和28天的活性指数。
物理性能检测
粒度分析:通过粒度分析仪测定矿渣粉的粒径分布。
比表面积测定:通过比表面积仪测定矿渣粉的比表面积。
化学活性检测
采用三日强度法或七日强度法,通过测定矿渣粉与水反应后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来评估其化学活性。
颗粒形貌检测
通过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观察矿渣粉颗粒的形状和表面形态,并进行形态分析。
这些检测程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标准进行选择和调整,以确保矿渣粉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