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公司并为其提供担保涉及一系列程序,以下是详细的步骤:
公司内部决议
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为他人提供担保,需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若为关联担保(即为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则必须经股东会决议,且相关股东不得参与表决。
申请贷款担保
企业向银行等贷款机构提出贷款担保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财务报表、经营资料、项目可行性报告等。
银行考察
银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抵押资产情况、纳税情况、信用情况、企业主情况进行考察,初步确定是否提供担保。
沟通与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
与贷款银行进一步沟通,明确银行可能发放的贷款金额和还款期限。
签订担保协议
签订贷款担保及反担保协议,进行资产抵押及登记等法律手续,并与贷款银行签订保证合同,正式确立担保关系。
公司内部审批
单个企业或相互关联企业担保项目金额超过公司实收资本10%(含10%),单笔业务担保期限超过一年的,须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出具担保意向书
根据双方协议,出具担保意向书,明确担保的具体条件和条款。
收取担保费用
根据担保金额和风险情况,收取相应的担保费用。
发放贷款
银行在审查担保的基础上向企业发放贷款,同时向企业收取担保费用。
保后管理
跟踪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和运营情况,通过企业季度纳税、用电量、现金流的增长或减少等方式最直接地跟踪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
代偿和追偿
若借款人不能及时还款,公司需承担连带责任,进行代偿和追偿。
担保终结
贷款到期后,若企业已还款,则解除担保关系;若企业未还款,则根据担保协议进行代偿,并最终终结担保关系。
建议
充分准备:企业在申请担保前,应充分准备所有必要的文件和资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专业咨询:在签订任何担保协议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以确保所有条款和条件符合法律规定,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风险管理:企业应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确保担保行为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因担保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