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编制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28 10:58:17 手机游戏

部门编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建立预算编审班子

建立以法人代表为主,由财会部门参加的预算编审班子。

明确预算编审班子的职责分工,确保预算编制任务的完成。

根据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总体目标。

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对各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进行全面清查登记,核实债权债务,理清资金来源渠道和支出结构,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摸清各预算单位的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员经费支出结构,登记造册,并进行核对。

真实报告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对资产盘盈盘亏、资产损失等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清产核资政策进行账务处理。

针对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预算编制

各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经财会部门层层汇总审核后,报预算编审班子对照总体目标,进一步审核和研究,形成预算建议数。

编写预算编制说明书,对预算进行书面分析与说明,作为预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财政部门审核与下达控制数

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财力可能、政府及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对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

下达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控制数。

机构编制工作程序

动议:党委(党组)或负责机构编制工作的部门根据党中央要求和机构编制管理实际,提出启动有关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调整意见的过程。

论证: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编制和领导职数配备等申请事项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

审议决定:党委(党组)和编委对机构编制事项进行审查讨论,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执行机构编制工作决策的组织方式和落实过程。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程序

部门提交报告。

受理和审核请示,包括登记、考察了解、提出初步意见、与有关部门协商、提交研究。

按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审批或报批。

这些步骤和程序确保了预算编制和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和法定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编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