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施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为了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或手段。这些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审计计划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描述。
初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
编制审计计划,包括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测试和对会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
审计实施
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方式进行审计。
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获取证明材料。
编制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证据。
审计完成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在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
审计机关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
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作出审计决定或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
后续工作
整理、评价执行审计业务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确保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
形成审计意见,并编制最终的审计报告。
其他相关程序
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当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人员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审计通知书副本,以获取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和资料。
在特殊情况下,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审计工作的完整流程,旨在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维护财经法纪和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