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备课:
这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教师需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上课:
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涉及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课后作业。上课包括课的类型与结构,如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以及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合理布置作业,并进行批改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并遵守作业布置的要求,如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
课外辅导:
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检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并进行评定,以了解教学效果并调整教学策略。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效落实,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