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采购程序制度是指一系列规定和流程,用于确保在采购涉密物资、服务或工程项目时,能够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保护国家秘密和信息安全。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素和步骤:
采购需求确认
涉密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经费预算确定采购需求,并编制采购计划。
采购方式确认
涉密单位需根据《涉密单位采购工作程序管理规定》(国家保密局局令第1号)采取适当的采购方式,如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询价、单一来源和协议供货等。
采购文件编制
涉密单位应制定符合要求的招标文件或采购合同,并在文本中加入保密条款,确保采购过程和结果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采购方案审批
涉密单位需将采购文件报经单位内部审核和审批,审查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合法性、保密性和安全性。
采购公告发布
根据采购计划和采购文件要求,发布采购公告或通知,并向目标供应商发出邀请或通知。
投标文件递交
投标人应在规定期限内递交投标文件,并确保文件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采购评审与定标
涉密单位应通过专门的评审小组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评定各投标人的符合性、质量、技术、价格等方面的情况,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中标人或供货商。
中标通知与采购合同签订
涉密单位应根据评审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并按照中标通知要求签订合同。
收货验收与结算支付
涉密单位应按合同要求及时验收所购买的物品或服务,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及时支付款项。
采购管理
涉密单位应每年编制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依法依规开展采购工作,保证采购的及时、准确和安全。
此外,对于涉密政府采购项目,还需要遵循以下规定:
采购人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确定涉密政府采购项目,明确内部审批程序,并由保密委员会审核同意。
对于绝密级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应自行确定采购方案并组织实施;对于机密级和秘密级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可自行组织采购,或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采购人、集采机构、供应商、评审小组成员以及监管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些程序和要求旨在确保涉密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保密性,防止国家秘密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