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具体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审计师需要了解审计对象的业务性质、规模、运作方式、风险因素等,以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了解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评估其有效性,并确定应该采取哪些测试。
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审计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初步评价,确定其是否有效,并据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和范围。
符合性测试
审计师通过测试被审计单位的活动是否符合规定程序,以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审计师对符合性测试的结果进行评价,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活动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
实质性测试
审计师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等方式,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审查,以获取实质性证据。
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审计师对实质性测试的结果进行评价,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撰写审计报告
审计师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审计发现和建议,并将报告提交给相关方。
完成审计
审计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工作,并将审计报告提交给审计委员会或相关方。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审计的完整流程,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