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的正确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调查核实:
拆迁人收到征地批文后,需前往当地派出所、房管站,全面搜集征地范围内的人口信息和房产状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逐户走访:
拆迁小组需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安置意愿,同时宣传拆迁政策、解答疑惑、缓解民众焦虑情绪。
申请拆迁:
拆迁人持国家批文、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向当地拆迁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审批通过后领取拆迁许可证。
发出拆迁公告:
拆迁许可证发放后,主管部门应通过公告或其他方式,公开拆迁人信息、拆迁范围、期限等关键信息,确保拆迁工作的公开透明。
签订协议:
公告发布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需在法律规定的补偿安置框架内,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应涵盖补偿方式与数额、安置条件、搬迁过渡措施以及违约责任等。
拆迁实施:
被拆迁人搬迁后,拆迁人应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进行拆迁,确保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补偿落实:
确保补偿费用到位,并进行相应的补偿登记和听证程序,确保被拆迁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如被拆迁人对补偿决定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这些步骤确保了拆迁过程的合法性和透明性,保障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建议在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应积极参与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