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程序是指 有关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定步骤和顺序。它包括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公布法案等几个主要环节。立法程序是限制立法者恣意进而使立法活动彰显和实现程序正义的制度设置,也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协调利益冲突、规制社会秩序及配置社会资源的合法路径和正当法律程序。
在中国,立法程序通常指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有权立法的行政机关制定宪法、法律、法令(以上统称为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行为规范。在法制健全的国家,这种行为规范被逐步完善并上升为法律——立法程序法。
立法程序的特点包括:
法定性:
立法程序是由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必须遵守的步骤和方法。
民主性:
立法程序要求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公开性:
立法过程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交涉性:
立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有机会参与和表达意见,进行协商和讨论。
自律性:
立法者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行事,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综上所述,立法程序是确保法律制定过程具有公正性、透明度和参与性的重要保障,是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