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是 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的简称。它是一种半导体内存,其特点是存储的数据在写入后就不能更改或删除,因此称为“只读”。ROM中的数据通常是在制造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光罩烧录到芯片中的,这使得其数据内容在写入后保持不变。ROM的主要用途是存储那些不需要经常变更的重要数据,例如计算机开机时所需的启动程序(BIOS)或其他固件。
ROM的主要特点包括:
只读性:
数据只能被读取,不能被修改或删除。
断电保护:
ROM中的数据在电源关闭后仍然保持不变。
成本较低:
与RAM相比,ROM的制造成本较低,常用于存储不需要经常更改的数据。
稳定性高:
由于数据不易丢失,ROM中的数据可靠性相当高。
ROM有多种类型,包括:
光罩式只读内存(mask ROM):数据在制造过程中通过光罩烧录,无法更改。
可编程只读内存(PROM):数据可以一次性写入,但只能写一次。
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内存(EPROM):数据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抹除并重新编程。
一次编程只读内存(OTPROM):与EPROM类似,但编程后不再抹除。
电子式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内存(EEPROM):数据可以通过电信号抹除并重新编程。
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一种特殊的ROM,可以通过电场编程和擦除,具有大容量、低成本和快速读写等优点。
在计算机系统中,ROM通常用于存储开机启动程序(BIOS)和其他固件,这些程序在系统启动时首先运行,负责检测和配置硬件,以及加载操作系统。由于ROM的特性,它非常适合用于存储那些需要长期稳定且不可更改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