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釜清洁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
在仪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撤除影响清罐作业和易损坏的仪表。
隔离装置相关管口,以免对其他装置或管线造成二次污染,并防止污水无组织排放。
接通水源,固定行灯,准备好自吸式清洗机、条刷、角磨机、抹布等工器具。
入罐作业
入罐作业人员在各项安全措施准备充分的条件下入罐。若由装置上部人孔入罐,安全监护人员(至少2人)须缓慢释放安全绳。
初步清洗
罐内操作人员首先使用高压水枪对装置作射流清洗。
酌情采纳角磨机对焊缝进行打磨,然后采用抛光棉轮对装置内外表作进一步清洁。
采用条刷清理附着在装置内外表上的污物,并使用高压水枪反复对装置作射流清洗。
底部清洗
对装置底部进行清洗、冲刷,并用干净抹布顺排放口方向将水渍擦干。
清洁记录
清洁完后,操作人员在清罐记录上签字,检查员检查合格后签字,并填写装置清洗记录。
复位与撤离
对撤除的仪表、隔离的管口进行复位,撤出人员与工器具,封闭人孔。
干燥与氮封
若公用工程具备条件,对有需要的装置进行烘干和氮封处理。
安全措施
清洗反应釜罐时,清洗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护清洗人员的安全。
清洗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清洗工作,确保安全。
清洁效果评价
目测储罐内外及管道洁净无异物。
记录与报告
每次清洗操作完后需及时填写设备清洗操作记录。
这些步骤确保了罐釜的清洁过程安全、有效,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具体的清洁程序可能会根据罐釜的类型、使用情况和清洁需求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