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材料计算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线缆的标准外径d和芯线的外径D,及电线长度L。
计算所需要的总重量。
根据所需的总重量,选择相应的电线材料的型号和直径大小。
根据电流等级,选择适当的护套类材料,及护套外径。
将d、D、L及护套外径输入到参数计算机,来计算导线的里程,以及电线的总长度。
根据计算出来的总重量及电线长度,确定使用的线缆的实际长度。
根据系数表,调整电线的外径以符合实际情况。
根据电流等级和如上确定的电线外径,确定对应的护套类材料和护套外径。
根据线缆长度和材料应用环境,确定采用的接头和配件。
开始组装电线。
此外,对于光缆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光缆丈量长度
接头余留(一般每边大概8-10米)
千分之七的损耗
如果是靠局方的一盘光缆,还需要加上进局光缆的长度。
对于线槽条数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线槽条数 = 光缆长度(米) / 3.8 * 1.01。
对于光缆挂钩个数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光缆挂钩个数 = 布放光缆长度(公里) * 2060。
对于钢绞挂钩个数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新设吊线:光缆长度(米) * 2
利旧吊线:光缆长度(米) * 2 * 0.3。
这些计算程序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如线缆的敷设方式、环境条件、安全要求等,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