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练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炼胶量和配方
根据密炼机的容量和合适的填充系数(0.6~0.7),计算一次炼胶量和实际配方。
准备原材料
根据实际配方,准确称量配方中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包括生胶、小料(ZnO、SA、促进剂、防老剂、固体软化剂等)、补强剂或填充剂、液体软化剂、硫黄等,并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置物架上按顺序排好。
预热密炼机
打开密炼机电源开关及加热开关,给密炼机预热,同时检查风压、水压、电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检查测温系统、计时装置、功率系统指示和记录是否正常。
投料和初步混炼
提起上顶栓,将已切成小块的生胶从加料口投入密炼机,落下上顶栓,炼胶1分钟。
提起上顶栓,加入小料,落下上顶栓混炼1.5分钟。
加入炭黑或填料
提起上顶栓,加入炭黑或填料,落下上顶栓混炼3分钟。
加入液体软化剂
提起上顶栓,加入液体软化剂,落下上顶栓混炼1.5分钟。
排胶和记录
排胶,用热电偶温度计测胶料的温度,记录密炼室初始温度、混炼结束时密炼室温度及排胶温度,最大功率、转子的转速。
开炼和后续处理
将开炼机的辊距调到3.8mm,打开电源开关,使开炼机运转,打开循环水阀门,再将从密炼机排出的胶料投到开炼机上包辊,待胶料温度降到110℃以下,加入硫黄,左右割刀各二次,待硫黄全被吃进去,胶料表面比较光滑,割下胶料。
将开炼机辊距调到0.5mm,投入胶料薄通,打三角包,薄通5遍,将辊距调到2.4mm左右,投入胶料包辊,待表面光滑无气泡,下片,称量胶料的总质量,放在平整、洁净金属表面上冷却至室温,贴上标签注明胶料配方编号和混炼日期,停放待用。
记录和报告
记录密炼机每批混炼工艺试验报表,包括开始混炼时温度、混炼时间、转子转速、上顶栓压力、排胶温度、功率消耗、混炼胶质量与原材料总质量的差值及密炼机类型。
建议
在操作密炼机时,应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以确保混炼效果和胶料质量。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混炼时间和温度,以获得最佳的混炼效果。
在混炼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胶料的状态变化,及时调整操作参数,避免出现混炼不足或过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