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疏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前期准备
了解工程要求和施工现场情况: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所需的设备和人员。
现场勘测:了解河道水深、水流、水位、底质情况等信息,预判施工难点和风险。
环境评估: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评估,确保施工符合环保要求。
围堰与排水
修筑围堰:根据河道情况,使用袋装砂土叠筑围堰,迎水面铺设编织布防渗,并进行压盖。
抽水:利用水泵将围堰内的积水排干,为清淤施工创造条件。
清淤施工
干式清淤:
对河道进行截流,排水排干后,采用长臂挖掘机或人工方法清淤。
挖掘机站位在河道两岸,若需进入河道,则搭建临时坡道。
半干式清淤:
截流排水后,清理边线范围内的植被、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
使用搅吸设备和高压水枪搅拌、抽排清淤,同时工人使用高压水枪辅助输送淤泥。
清理废物:对清淤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质量检测与监控
检测清淤深度和范围:使用探杆检测清淤深度,确保无漏挖或开挖深度不够的区域。
施工质量监控:确保清淤施工效果和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验收与交接
验收标准:符合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从施工方案、环保措施、施工设备、施工现场秩序等方面进行核查。
验收程序:包括试运行、评估效果、反馈改进、再次验收等步骤。
后期处理
淤泥运输与处理:将清淤后的淤泥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如垃圾填埋场。
这些步骤确保了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兼顾了环保和施工安全。建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河道情况和施工条件,灵活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清淤效果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