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要工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程序:
非诉程序
督促程序:这是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以支付令方式,督促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履行以给付金钱、有价证券为内容的债务的法律程序。督促程序是非诉程序,不开庭,费用低,审理期间短,举证责任轻。
民事诉讼程序
督促程序转为民事诉讼程序:当用工单位对督促程序中发出的支付令提出异议导致支付令失效时,将直接依法转为民事诉讼程序。员工讨薪案件多数数额不大,可能转为小额诉讼程序;数额较大、案情复杂的可能转为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实行两审终审。在这些程序中,还可申请财产保全。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没有单位出具的欠条、承诺书或还款计划等和解协议的,和解、调解或举报未果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后不服的,才可提起民事诉讼。劳动仲裁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刑事程序
刑诉程序:恶意欠薪者可被判刑。通过刑事程序追讨工资,可以对欠薪者施加法律压力,迫使其支付工资。
协商性解决方案
协商:劳动者和雇主自由公正地讨论争议问题,找出具体解决方式。协商达成一致的协议可以消除误解,效果显著。
调解程序
申请调解: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交调解请求。调解委员会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有利于解决纠纷。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举报与投诉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登录当地社保部门官网,或直接前往当地劳动监察机构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使用工具
轻表查查小程序:为财务部门与员工之间搭建便捷的桥梁,员工可以查询工资明细,财务部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线上小程序领工资服务:通过小程序完成工资领取,操作简便安全。
建议优先选择非诉程序(如督促程序)或劳动仲裁,因为这些程序相对简便、快捷,且具有法律强制力。如果用工单位对支付令提出异议,再转为民事诉讼程序。同时,保持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尽量通过和解或调解解决问题,以减少诉讼成本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