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嫁的程序相当繁琐,包含了多个环节和仪式。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流程:
纳采:
男方通过媒人提亲,女方有初步意向后,男方准备代表忠贞的活雁去女方家求婚。
问名:
男方委托媒人到女方家问清女方的生辰八字,准备占卜合婚的仪式。
纳吉:
男方合婚后将好消息书面或口头通知女方家长,这个阶段又称“订盟”,古代用雁作定婚信物,现在一般采用戒指、首饰等定聘。
纳征:
男方将彩礼送到女方家,这个阶段俗称完聘。完聘后一般女方将聘礼中的一部分退还,或者另外准备礼物当作回礼送给男方。
请期:
男方选择结婚的具体日期,通知女方家长,征得对方的同意后就可以定下来。
亲迎:
男方亲自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这是婚礼的主要仪式。
花轿迎亲:
在大喜的日子,由媒人带领男方家的迎亲队伍,抬着花轿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拜堂:
男方迎新娘回家后,选定时辰举行拜堂仪式,主要目的在于新婚新人获得自家先祖和神灵的庇护,同时得到自家长辈及亲人的祝福和见证。
宴宾:
婚宴在古代其实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宗教活动,宴会之前都需要祭祖,新婚家庭以求得祖先的保佑和庇护。祭祀活动完成后开始宴宾,在亲友见证下共同奔向新生活。
闹洞房:
闹洞房对于古代中国的夫妻来说非常重要,很多刚结婚的夫妻彼此都不熟悉,通过闹洞房可以抛开羞涩,使新娘能比较快速地熟悉适应新郎和新家,同时减轻新婚之夜的不安和恐惧。
合卺与结发及洞房:
小两口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然后各剪下一缕头发,合在一处“结发”,经过那么多的仪式后,夫妻就可以“洞房”,过上新生活了。
其他仪式:
包括三箭定乾坤(射天、射地、射向远方)、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等。
这些流程体现了古代中国婚姻制度的严谨和重视,每一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祝福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