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计划阶段
内容:审计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定的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并编制审计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重点等。
审计程序:
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
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确定重要性水平。
分析审计风险。
编制审计计划,包括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
实施审计阶段
内容:实施审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由审计机关确定审计组组长,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制发审计通知书,并进行现场调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记录,得出审计结论。
审计程序:
确定审计组组长,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
制发审计通知书,并送达被审计单位。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应对措施。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及措施等。
实施审计,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出审计记录。
审计完成阶段
内容:审计完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复核审计报告,审理审计报告,审定审计报告,并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程序:
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
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复核审计报告,包括业务文书和相关审计证据材料。
审理审计报告,包括审计项目材料。
审定审计报告,并以审计机关的名义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综上所述,审计程序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从计划到完成,分为计划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审计程序和工作内容,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