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的确认程序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型和法律规定有所不同。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下的管辖确认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权的确定程序
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双方分别向上诉两个管辖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知识产权诉讼管辖法院的确定程序
确认级别管辖:知识产权纠纷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或知识产权法院管辖。
确认地域管辖:知识产权纠纷由被告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般案件的管辖权确定程序
专属管辖:首先确认案件是否是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的案件,有约定管辖权的按约定确定。
协商解决:案件管辖权先由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确认,其次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最后由人民法院协商解决争议。
涉外管辖权的确定流程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案件,由该外国人入境地或者被抓获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案件,由该公民离境前的居住地或者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
管辖法院的确定一般为地域管辖,是指以当事人的住所地与法院的隶属关系来确定的诉讼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以被告所在地作为确定管辖的标准。
这些程序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类型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便更准确地确认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