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是一种 个别化教学方法,它允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通过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进行学习。这种方法主要由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首创,并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F·斯金纳。程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通过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精心设计的顺序和步骤进行学习,并在每个反应后获得及时反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程序教学的特点包括:
个别化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和水平进行学习,不受其他同学的影响。
小步子教学:
教材被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个部分都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排列,学生逐步学习。
及时反馈:
学生在完成每个学习步骤后都会得到及时的反馈,这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自我教学:
学生使用程序教材或教学机器进行自学,这种自我教学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程序教学在20世纪60年代曾在美国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并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程序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