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的一系列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小殓
死者将近气绝时,家人急速给死者净身、穿寿衣,俗称“小殓”。
寿衣为棉布或绸料的棉衣和单衣,忌用缎子和皮毛料,颜色忌用黑色,着衣件数讲究着单不着双,最上等的是讲究有7根领。
停灵
死者被安置在灵堂或家中,家人进行守灵,等待后续的葬礼程序。
报丧
家属向亲友和社会宣布老人去世的消息,并安排后续的葬礼事宜。
大殓
死者被放入棺材中,家人进行最后的告别仪式,称为“大殓”。
点主
在葬礼上,家人会请风水师或长辈为死者“点主”,即确定死者的神主牌位。
开吊
亲友前来吊唁,家属接受慰问和祭拜。
发引
举行出殡仪式,将棺材从家中运往殡仪馆或墓地。
下葬
在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将棺材安葬入土,完成葬礼的主要部分。
圆坟
下葬后,家人会在坟前进行祭拜,称为“圆坟”。
作七
死者去世后的第七天,家人会进行祭祀活动,称为“作七”。
忌日祭
在死者的忌日,家人会进行祭祀活动,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敬意。
后续纪念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会定期进行祭祀和纪念活动,如清明节、中元节等。
这些程序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反映了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