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释程序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暂时释放,并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或缴纳保证金。以下是一般的保释程序:
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被告人也可以聘请律师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审查
有权机关(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会对取保候审申请进行审查。
审查过程中会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证据情况、社会危害性等因素。
决定
审查后,决定机关会在规定时间内(如7天内)作出是否同意取保候审的答复。
同意取保候审的,会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执行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需遵守相关规定,如未违反规定,取保候审结束时可以凭通知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救济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取保候审决定有异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需要注意的是,保释程序的具体操作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有所不同。在我国,专业术语为“取保候审”,而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