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道程序的实质是在同一时间内,将多个相互独立的程序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中,并让它们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交替执行。这些程序被称为作业或进程,它们共享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如CPU时间、内存空间、输入输出设备等。
多道程序的基本概念
多道:指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个程序。
宏观并行:从整体上看,多个程序似乎同时运行。
微观串行:从细节上看,CPU每次只执行一个程序,程序之间通过切换来交替执行。
多道程序的工作原理
程序加载:
操作系统将多个程序加载到内存中,并为每个程序分配必要的资源。
执行控制:
操作系统通过时钟电路或中断机制来控制程序的切换,使CPU能够高效地执行多个程序。
资源共享:
多个程序共享CPU、内存、磁盘等硬件资源,以及文件、打印机等软件资源。
多道程序的优势
提高CPU利用率:通过在程序之间切换,CPU可以在等待一个程序完成I/O操作时执行其他程序。
提高设备利用率:多个程序共享设备,减少了设备的空闲时间。
改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提高了计算机的实用性。
多道程序的缺点
响应时间:由于程序切换,用户可能感受到程序的响应时间变长。
复杂性增加:操作系统需要管理多个程序的运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现代多道程序与早期多道程序的区别
时间分配:早期多道程序中,程序的时间分配往往不均,可能导致某些程序长时间占用CPU而其他程序得不到执行。现代多道程序通过更精细的时间片轮转等技术,使得每个程序的时间分配相对均衡。
并发性:现代多道程序技术不仅包括CPU的并发执行,还包括内存、I/O设备等资源的并发使用,使得系统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结论
多道程序的实质是通过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个相互独立的程序,并让它们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交替执行,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资源利用率。这种技术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基础,使得计算机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多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