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关系的认定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条件。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建立劳动关系的流程
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建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以下凭证认定劳动关系: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
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申请程序:
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受理与答辩: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被申请人需在收到申请书副本后10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
庭前准备:
仲裁员可能会确认是否需要案前调解。
申请人需做好开庭前的资料准备和整理工作。
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在开庭5个工作日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和地点。
双方当事人应按时到庭,进行陈述和辩论。
裁决阶段:
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努力促使双方达成协议。
调解不成时,进行裁决。
其他相关程序
劳动关系的变更、解除或终止,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劳动关系从建立到终止的完整流程,确保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建议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执行,以维护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