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评审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形式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合同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合同开头、正文、签署三部分是否齐全,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其他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书等相关材料。
目的:确保合同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符合基本要求,避免因形式上的缺陷导致合同无效或产生纠纷。
实质审查
审查内容:主要是对合同正文进行审查,包括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法;合同内容是否公平,是否严重损害公司利益;条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严重隐患、陷阱。
目的: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公平性,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防止因合同内容不明确或存在漏洞而引发风险。
沟通、参照与判断是否合法
审查内容:在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沟通、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判断合同是否合法。
目的:通过沟通和参照,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避免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导致合同无效或产生法律纠纷。
召开专题会议
审查形式:合同评审可以采取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由合同签订部门负责召集。
目的:通过专题会议的形式,集中讨论和解决合同评审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合同评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建议
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从起草到履行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控制。
提高审查人员素质:加强对合同审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审查能力,确保合同评审的质量。
注重合同履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跟踪和监控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