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换热器的走管程还是壳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流体的性质、换热需求、设备的维护便利性以及经济成本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指导原则:
易结垢或含有固体颗粒的流体
宜走管程,因为管内流速可以较好地控制,减少结垢,并且便于清洗。
腐蚀性流体
宜走管程,避免管束和壳体同时被腐蚀,并且管子便于清洗和检修。
高压流体
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
饱和蒸汽
宜走壳程,便于及时排出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不会污染壳程。
被冷却的流体
宜走壳程,便于散热,增强冷却效果。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小的流体
宜走壳程,因为折流档板的作用可以使流体在低雷诺数下达到湍流状态,提高换热效果。
两流体温差较大的情况
传热膜系数较大的流体宜走壳程,以减小管壁和壳壁的温度差。
气体
通常走管程,而水走壳程,因为这样即使高压气体泄露,还有壳程保护,同时水与气体逆向流动有助于传热。
低压流体
可以走管程或壳程,具体选择取决于其他因素如流体的性质和换热需求。
无相变流体传热
冷热流体流动通道的选择还应考虑尽量减少对外辐射,例如,被加热水走壳程,热媒走管程。
根据以上原则,可以针对具体的换热器应用场合和流体特性,选择最合适的走管程或壳程方案。此外,还需考虑到设备的维护便利性、清洗和检修的频率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