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丧葬程序较为繁琐,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流程:
临终关怀与送终
在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会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一过程被称为“送终”,它体现了子女对老人的最后孝心。
报丧与讣告
死者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并告知开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要叩首。发布讣告,告知亲友死者的生前职衔、死亡时间、直系亲属名字、殡葬时间及地点等信息。
入殓与整容
入殓前,家人会为死者进行整容,包括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寿衣通常避免使用皮衣皮裤,以免死者转世为兽。整容完成后,再以白绸或纸钱掩面。正式入殓时,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般是头朝里脚朝外。
守灵与搁棺
在死者入棺之前或之后,家人会昼夜轮流守护在逝者身旁,以示服孝。这被称为“守铺”或“守灵”。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所以可能要停棺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
出殡和下葬
出殡当天,先进行开金井仪式,烧黄表纸、敬香放鞭告请山神土地。然后由长孝子挖三锄,谓“开穴”。安葬三日后要带三牲“复山”或“复土”。下葬时,穴底要平整,头在后可略高,脚在前。棺木入穴后,先由长子用衣襟包第一抔五合土覆棺,其它亲人随之。抬棺材到别人门口要放鞭炮。
烧七
下葬后,亲属需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五七需由孝女来做,烧些纸币打通阴间的各路关节,让老人顺利过关不受阴差的欺负不受刑苦,即'通关'。
其他仪式
在整个丧葬过程中,还有一些特定的仪式,如守孝三年内的各种祭祀活动,包括打怕、伏二或伏三、过七、过百日、春分祭、十月一祭、大年三十祭、正月初一点乾粮、正月十五送灯、中元节祭、周年祭、二周年祭、三周年立碑祭等。
这些仪式体现了关中地区对亡者的尊重和对丧葬的重视。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习俗,旨在确保亡者得到应有的安息和其在家族中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