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号行为可能触犯以下法律程序:
民事责任
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帐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同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或者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刑事责任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号诈骗:盗号诈骗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建议
保护个人信息: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和密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及时报案:一旦发现账号被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不法分子受到法律制裁。
加强技术防护: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加强技术防护,提高网络安全等级,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