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检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提出尸检申请
当事人或相关人员需提出尸检的书面申请,说明需要鉴定的原因和相关情况。
缴纳鉴定费
申请人或委托人需根据相关收费标准缴纳鉴定费,鉴定机构在收到费用后应出具正式发票。
受理立案
鉴定机构在收到申请和费用后,应当受理立案,并立即开始准备尸检工作。
尸检过程
尸表检验:在发现尸体的现场进行,检查死亡征象、体表特征、尸冷、尸僵和尸斑等情况。
尸体解剖:将尸体移至专门的验尸所或解剖室,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包括体腔剖开、脏器检查、特殊检查等。
检材提取:在尸检过程中,根据需要提取尿液、血液、头发、指甲、组织等检材,用于后续的检验鉴定。
检验鉴定
对提取的检材进行血型检测、DNA鉴定、毒物检测等,以获取更为准确的证据信息。
尸检结论
鉴定人根据尸检结果,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材料,作出尸检病理诊断,并形成书面结论。
通知家属
鉴定机构应将尸检结论以规范的公文形式通知申请人和委托人。
尸检保存
尸检结束后,根据需要对尸体进行保存,以备后续鉴定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尸检程序可能因具体案件情况和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例如,在刑事案件中,尸检通常需要公安机关的法医进行,并且需要家属的同意和签字。此外,尸检应当在死者死亡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以确保尸检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