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程序是指在认证活动中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关要求的程序。认证机构在实施认证活动时,应当遵循认证基本规范和认证准则的要求,并编制本机构详细的认证程序。
认证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公布申请信息
认证机构应公布实施认证所依据的审核准则和全部相关认证信息,包括认证机构信息、认证要求和程序信息,以及描述获证组织权利和义务的文件等。
认证受理
包括合同评审等活动,认证机构应要求申请认证的组织提出正式申请,并审查组织的简况、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申请认证的标准的清单、质量手册及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和记录。
审核准备
可能包括初次审核前的预访问、审核方案策划、允许组织对指派的审核员和技术专家提出异议、就审核计划与组织达成一致、为审核组提供审核文件和记录等。
审核实施
包括文件审查和现场审核,文件审查主要审查受审方提交的手册的规定是否满足所申请的标准的要求,现场审核则是对受审方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审核。
纠正措施
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受审方应编制整改计划,抄报认证机构,限期完成并抄报整改实施情况和效果。
审核报告提交和审议
审核组在离开后一周内将审核报告提交认证机构技术委员会审议、批准。
颁证和公布
经委员会审议批准后,向受审方颁发认证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并印有认证机构认证标志的认证证书。
监督管理
包括标志的使用、通报、监督审核和监督后的处置。体系认证证书的持有者应按体系认证机构的规定使用其专用的标志,并将更改情况报体系认证机构,体系认证机构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评定。
这些步骤确保了认证过程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有效性,旨在保障产品、服务或管理体系符合规定的技术法规或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