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违法是指 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要件,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违反法定程序:
指执法行为直接违反了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设定的程序。例如,《行政处罚法》第60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超出这些期限作出行政处罚行为属于程序违法。
违反正当程序:
指行政行为未遵循或未全部遵循法定程序环节,缺少或省略了一定的程序环节。
法定时限违反:
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完成的时间要求超出法律设定的期限。例如,司法或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许可决定、复议决定的期限超出规定期限,属于程序违法。
法定步骤缺省:
指行政处罚行为并未遵循或未全部遵循法定程序环节,该经过的程序环节不经过,缺少或者省略了一定的程序环节。
形式上的缺陷:
指行政行为欠缺必要的形式或程序,或者不符合规定的形式和程序。例如,法律禁止以刑讯逼供的形式来获取证据,而警方这样做了,就是程序违法。
程序滥用:
指行政机关利用某种程序,达到另外一种比较困难或者效力较低的程序所要达到的目的,本质上是行政机关滥用程序自由裁量权。
管辖违法:
在民事诉讼中,违反《民事诉讼法》规定,无管辖权的法院受理案件或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受理案件。
审判组织成立违法:
指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组织的成立不符合法律规定。
证据取得的违法情形:
指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取得方式违反法律规定。
一审民事诉讼开庭程序违法:
指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未遵守法律规定,如未公开审理、未通知当事人就缺席审判、没有给当事人陈述机会等。
程序违法可能导致冤假错案,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公正、公开、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