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程序是指 从研究品种资源开始,通过选配杂交亲本、进行杂交或其他育种途径,到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培育,最终育成新品种的一系列工作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包括田间试验,并且可以分为不同的具体步骤:
原始材料圃:
广泛收集现有品种、品系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观察比较和鉴定,选出有利用价值的育种材料。
杂交圃:
选择亲本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子。
杂种圃:
对杂交后代进行种植和培育,观察其生长和发育情况。
选种圃:
对杂种后代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和培育,选出表现优异的个体。
初级品系比较试验(鉴定圃):
对选出的品系进行比较试验,以确定其性状和表现。
品系比较试验圃:
对初级品系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和比较,最终确定最优的品系。
区域性试验:
在不同环境下对品系进行试验,以评估其适应性和稳定性。
生产试验: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对品系进行试验,以验证其生产性能和效益。
此外,育种程序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育种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细分和调整。例如,在园林植物育种中,育种程序通常包括制订育种目标、收集种质资源、选择育种材料、杂交育种、品系比较、区域性试验、繁育推广等步骤。
总的来说,育种程序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以确保最终能够育成符合预期目标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