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工程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接受任务
详细了解漏点位置及相关信息(街道名称、小区名称、门牌号、明显地标)。
报漏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及时向相关责任人传达维修任务信息。
赶赴现场
接到报漏信息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
进行漏水情况分析及漏点确认,并反馈详细信息(领导、热线)。
遇到交通堵塞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延误,应及时向热线说明。
封闭现场
封闭原则:封闭面积尽可能减少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标示明显:提示标识(如:施工告知、提示)和警示标识(如:警示灯、反光锥)摆放位置要明显,高度适中,安全可靠。
施工现场:要求着装规范,举止文明。
停水作业
井上设置监护人员。
井下要进行通风换气。
关闭阀门时,供水阀(主阀)先关,回水阀(旁通阀)后关。
开启停水区域消火栓,检查降压状态。
来车方向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机械开挖
现场查看作业路面附近是否有其他管线标识,联系相关(热力、燃气、电力)管线管理部门,明确地下管线具体情况。
挖掘过程中坚持“少挖、小铲、慢提升”的原则。
现场应有专业指挥人员,时刻监视机械作业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制定方案
根据管道具体损坏部位、情况,科学制定快速、适用的施工方案(截管或不截管施工)。
维修操作
一旦获得批准和授权,维修部门会开始实施维修操作,包括拆卸、修理、更换零件、调试等。
遵循维修方案和相关安全规范来确保维修过程的顺利进行。
完工验收
维修完成后,维修部门会进行设备的完工验收。
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恢复正常,是否达到维修要求,并记录维修相关的信息。
反馈与回访
事故处理完毕后,抢修人员汇报工程总工。
完工后24小时内反馈抢修信息,接到抢修完工结果后,主动回访客户,核实故障处理情况,完成工作单的闭环管理。
这些步骤确保了抢修工程能够迅速、安全、有效地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