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密程序
启动:国家秘密产生时,承办人需依据保密事项范围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并报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承办人提出定密意见:承办人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并在国家秘密载体上作出标志,报定密责任人批准。
定密责任人审核:定密责任人审核承办人提出的定密依据、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或变更、解除的建议,确保其准确规范。
保密管理工作
领导和决策:由各级党委、党组保密委员会实施。
保密管理:由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各级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的保密工作机构实施。
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由具体业务工作部门承担,渗透在各项业务工作中。
保密检查程序
确定目标和范围:明确保密检查的对象和范围,包括文件、信息系统、人员等。
收集资料和信息:收集与保密检查相关的文件、记录、报告等资料,了解相关保密政策、标准和要求。
实地检查:对涉及的保密对象进行逐一检查,包括文件存储和管理情况、信息系统安全性、人员保密意识等。
分析和评估: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编制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编制保密检查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上级领导。
保密设施和管理
保密室建设:根据保密资格认证等级建议表进行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建设和保密档案的建立。
涉密设备管理:设备管理部负责涉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涉密区域管理:行政部负责涉密区域的划分和管理。
保密教育和培训
涉密人员管理: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人员涉密管理,包括涉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保密知识测试:现场审查中组织涉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测试。
保密责任和追究
保密义务: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需履行保密义务,违反保密规定将导致法律责任和违约责任。
泄密监视:总经办负责对保密信息的泄密情况进行监视。
这些保密程序涵盖了从定密、管理、检查到设施建设和教育培训的各个方面,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