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侦查
立案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会进行侦查,收集、查明和证实犯罪事实,并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措施。
起诉
侦查结束后,案件会进入起诉阶段。起诉分为公诉和自诉两种形式。
审判
起诉后,案件会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判。审判过程中,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需参与。
执行
审判结束后,判决和裁定生效,刑事执行机关会进行执行活动,如监狱执行等。
调解与履行 (如适用):在某些情况下,案件可能会通过调解解决,双方需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履行各自义务。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结案归档
案件审判程序结束后,法院会整理相关案件材料并归档,标志着案件在法律程序上的终结。
上诉(如适用):
判决生效前,当事人有权提起上诉。上诉期限通常为判决后的十五天内。
强制执行(如适用):
若一方不履行判决或裁定,另一方可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包括法院受理、申请复议、发出执行通知及采取强制措施等步骤。
根据具体案件的不同,后续程序可能会有所调整。建议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程序的正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