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内审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制定年度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组织战略和年度工作目标,考虑重大风险因素和管理层需求,规划年度审计项目。
准备阶段
确定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分析被审计单位情况,估计审计风险,确定所需审计程序和证据。
编制审计方案:基于组织风险、管理需求和审计资源,合理安排审计工作。
发出审计通知书:提前通知被审计单位审计时间、目标、范围及准备资料,以提高审计效率。
实施阶段
测试内部控制: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获取审计证据:运用审核、观察、监盘、访谈、函证、计算和分析程序等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发现的问题。
终结阶段
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总结审计发现和建议。
分级复核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和检查,确保质量。
后续跟踪:提交审计报告后,对被审计单位采取纠正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审查。
这些步骤有助于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审计风险,并提升审计结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