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审计程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商誉增加及减少检查
该程序主要关注商誉在财务报表中的增加和减少情况。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收购的商誉,需要特别关注被收购对象的法律实体是否保留以及是否构成业务,因为这会影响单体报表中商誉的确认。
程序还包括对商誉减少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例如,检查收购协议、基于成本模式的评估报告等,以确定减少是否合理。
减值测试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审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商誉的可回收金额是否低于其账面价值。
这通常涉及确定被收购对象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并考虑所有相关资产(包括无形资产)的价值。
减值测试需要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估值,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底稿中的说明要求
在进行商誉审计时,审计师需要在底稿中详细说明不同来源商誉的核对情况,以及商誉减少的合理性分析。
这些说明和证据有助于支持审计结论,并确保审计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证据收集
商誉审计需要收集一系列证据,包括商誉明细表、商誉增加检查表、收购协议、基于成本模式的评估报告等。
这些证据有助于审计师全面了解商誉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审计判断。
综上所述,商誉审计程序的不同在于其关注点、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所需证据的不同。审计师在进行商誉审计时,需要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