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是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具体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检查: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记录、文件、实物资产等进行详细审查,以确认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观察:
审计人员通过查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运作情况。
询问:
审计人员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向相关知情人员(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他们的答复进行评价。
函证:
审计人员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适用于与特定账户余额及其项目相关的认定、协议和交易条款存在错报风险的情况。
重新计算:
审计人员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准确性进行重新核对,通常用于不完全信任被审计单位的计算结果时。
重新执行:
审计人员通过模拟客户的业务流程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分析程序:
审计人员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识别可能存在的异常或错误。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明确审计的重点和关注点,制定审计计划。
了解内部控制制度:
描述并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符合性测试:
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以评估其合规性。
实质性测试:
通过检查会计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核实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
通过多种方法获取审计证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形成审计结论。
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表达对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规性的意见。
完成审计工作:
进行审计工作的总结和归档,确保审计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复核性。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审计工作的完整流程,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并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