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风险评估
日常风险评估程序可以简化,主要关注影响公司日常运营的风险。
包括收集风险初始信息、识别评价风险、制定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形成评估结论等步骤。
专项风险评估
专项风险评估注重时效性,针对特定事项(如兼并重组、改制、股权交易、签订重大经济合同和重大投资)进行。
包括识别、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的专项风险评估活动。
年度风险评估
年度风险评估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年度对影响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
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一般在每年12月底前完成。
风险评估方案制定
确定评估的依据、方法和工具,制定详细的风险评估方案。
信息收集与分析
通过文件记录、统计数据、市场调研、现场考察、采访相关人员等方式,收集与评估对象相关的各种信息。
运用头脑风暴、SWOT分析、故事板等方法,全面识别潜在的风险,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风险评估
评估每个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确定风险优先级。
制定应对策略
针对已确定的高优先级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如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避免等。
制定应对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可行性等因素。
实施与监控
将制定的应对策略付诸实施,并持续监控其有效性。
包括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监测机制和指标体系,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定期回顾和更新
通过定期回顾和更新,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风险,并确保评估结果和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
充分考虑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包括风险态度、风险偏好等,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
目标设定
确定风险管控的目标,确保目标为可衡量可达成的,并满足SMART原则,体现公司的风险政策和偏好。
事件识别
考虑内外部的环境相关事件,识别可能对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
风险响应
根据公司对风险的容忍度,采取最可行的措施平衡财务、人力资源、技术条件等。
报告和沟通
将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报告,向相关方沟通风险的存在和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
这些程序可以帮助公司系统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