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它是一个反映地区健康水平的综合性重要指标。
北京市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
2024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44.6%,达到12年来最高水平,位居全国首位。
自2012年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开展了6次规律性监测,本次数据较2012年首次监测(24.7%)提高近20个百分点。
在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三个维度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最高,且增幅最大,由2022年的50.0%上升到2024年的53.6%。
六大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中,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74.0%、科学健康观素养66.5%、传染病防治素养54.2%。
浦江县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24年浦江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8.55%,即每100个15~69周岁的人群中有38个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三个维度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为50.6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41.33%;基本技能素养为37.60%。
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素养72.42%;科学健康观素养67.73%;健康信息素养48.36%;慢性病防治素养46.12%;传染病防治素养31.78%;基本医疗素养31.03%。
梧州市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24年梧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5.2%,较2023年提高了1.1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稳定上升态势。
健康素养三个维度中,基本知识理念素养水平36.0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26.17%,健康技能素养水平24.65%。
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52.47%;健康科学观46.78%;健康信息35.56%;慢性病防治28.35%;基本医疗25.68%;传染病防治24.36%。
健康教育建议
为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健康知识普及: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普及健康知识,特别是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
提升健康技能:
开展健康技能培训,如急救技能、疾病预防知识等,帮助居民掌握实用的健康技能。
完善健康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便捷的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等服务,增强居民的健康获得感。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